返回

大明嫡皇孙,开局救活太子朱标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4章 归于尘埃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,在奉天门通往孝陵的长达三十里的道路上警戒。

    当九十九名壮汉,抬着朱元璋的梓宫,从奉天门出来的时候,景阳楼上的丧钟分秒不差地敲了九下。

    沉闷的钟声传向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。

    随着三声炮响,无数的礼花在南京城的上空飞舞。

    哀乐声响起,朱标面容憔悴,在朱允熥搀扶下,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列,诸王扶着梓宫,缓缓跟随在后。

    在京的勋臣、皇亲、文武官员紧跟在梓宫后面。

    金吾卫在前,羽林卫在后,虎豹营在左,龙骧营在右,护卫着梓宫向孝陵而去。

    一路上,百姓们自发地跪在道路两旁,目送着朱元璋的灵柩远去。

    在震天的哭声中,梓宫到达孝陵。

    僧侣们诵经超度,道士们做法祈福,众人肃穆庄重。

    孝陵位于金陵王气聚集的钟山南麓,左青龙,右白虎,前朱雀,后玄武,是一块绝佳的风水宝地。

    朱元璋一眼看中这个地方,作为将来百年后的安身之所。

    洪武九年开始筹建陵墓。陵区完全按中轴对称形式设计,从第一进院落的金水桥,到第三进院落的宝城上,十余座建筑层层递升,尽显皇权的至高无上。

    洪武十五年,陵墓建成,当年八月,马皇后病逝,九月即下葬于此。

    因马皇后谥曰孝慈皇后,此陵便被称为孝陵

    十六年后,朱元璋陪他最挚爱的发妻来了。

    南京的天气就是这么善变,刚刚还艳阳高照,梓宫刚刚放进陵墓,封好,天空就突然下起雨来。

    巨大的雨点打在脸上,带着些许温热,些许微凉。

    一个伟大的时代落下帷幕,五百年一遇的英雄,归于尘埃。


第44章 归于尘埃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